使用說明

我是天橋底下說數的,可能會將所有和數學有關的事情分成九十九段,每日不停輪流的廣播,希望聽眾不會少。

2012/06/14

《嫌疑犯X的獻身》

More about 嫌疑犯X的獻身

數學家vs物理學家,高中教師vs大學教授,共犯vs偵探,愛情vs法理,身負不同角色的兩個好友,彼此惺惺相惜,又不得不用最頂尖的頭腦,展開對決。

雖然個人讀過的偵探小說不算太多,但這本真的是讓我看了之後,不斷發出讚嘆之聲的一部作品。


看起來像是幾何問題,其實是函數的問題。

犯人從一開始就被點明,所以重點就在於如何「證明」她是犯人。可是在「數學老師」的巧妙設計下,讓所有的「解題者」都走錯了方向。


擬一個別人無法解答的問題,和解答那個問題,何者比較困難?

數學家石神是出題者,物理學家湯川是解題者,不過,數學家的目的真的是想讓人解不出答案,還是另有企圖?


邏輯的盡頭,不是理性與秩序的理想國,而是我用生命奉獻的愛情。

我被這句話深深的吸引,相信在看完本書後,各位會更了解其中的涵義。



個人心得

我是先看了電影版後,才買原著來看,由此可知,這個作品非常吸引我。

個人原本就很喜歡「神探伽利略」系列,而本書更是融入了數學的元素,加上細膩的安排,讓整部作品更加經典。

除了精彩的推理過程外,每個角色的內心交戰,也都牽動著讀者的心。


回到數學的部份。數學老師石神在課堂上,嘗試回答學生一個千百年來的難題。

為什麼要學數學?

因為所有生活都脫離不了數學,包含科技的進步。

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學?

因為我們不知道,誰能夠繼續學下去。

在中學階段的數學,有很大部份的目標是「篩選」。要篩選出適合繼續研究數學的人,然後藉由數學的發展,推動科技的進步。但因為我們不確定哪些人適合,所以需要讓大家都學習。

我曾和學生這麼說:「你們每個人,都對未來科技的進步有貢獻,因為沒有你們坐在這裡聽課,我們沒辦法找出下一個數學家」。


要小小抱怨的一點是,本書中數學家的形象,依舊是「不修邊幅、個性古怪、偏執」等等,雖然這樣的確可以型塑一種獨特的印象,但是既然都能創造一個幾乎完美的物理學家湯川,為什麼不能也來個型男數學家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