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說明

我是天橋底下說數的,可能會將所有和數學有關的事情分成九十九段,每日不停輪流的廣播,希望聽眾不會少。

2012/08/31

數學教學的目的?

研究所上課時,有位教授問了我們這群數學老師一個問題。

你們教數學的目的是什麼?

當然,各式各樣的答案一一出籠,制式的,熱情的,幽默的。

教授最後,給了我們一個答案。

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,就是教到學生「放棄數學」為止




國小就放棄的,那國小老師成功了。

國小還沒放棄,那國中老師就出招了。

撐過國中還沒放棄,那高中數學會接力出手。

傻到大學還唸數學,那教授們一定全力以赴。

到研究所還繼續唸數學的奇才,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。


這也許是教授半開玩笑的一句話,但也點出了數學教育的一些問題。


不知道是不是大部份的數學教授,都有一種很怪的執著,認為數學就該嚴謹,就該學得紮實,所以對於學生的學習表現幾乎都不會感到滿意。

而大多數的數學老師又都經過數學系的「磨練」,所以就把這樣的「執著」,也用在自己的教學上,讓國高中生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「真義」。


不過,當國高中教師用難題給學生挑戰時,請想想在大學被教授屠殺的心情。

當大學教授知道孩子在學校被難題考到信心全失時,也請想想在大學是怎麼用大刀砍學生的。


台灣在國際評比中,數學能力都名列前茅,但對數學的興趣幾乎是敬陪末座。

在要求數學嚴謹性的前提下,該如何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?

反過來說,在增加數學學習樂趣的教學下,該如何保持學生數學的程度?

這的確是數學教師該好好思考的問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